我要写作
返回列表

《我当众焚烧参赛画作后,学长却急了》

第1章

  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我烧毁了自己即将参赛的画作。

  台下掌声雷动,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某种行为艺术,我的研究生学长却急了。

  他冲上来抓住我的手腕,声音急切:“沈辞,你疯了吗?这是你冲击金奖的唯一机会!”

  我冷冷甩开他。

  机会?是他的机会吧?

  前世,就是这幅耗尽我心血的画,被他抢先拿去参赛。

  无论是构图、色彩还是我独创的“点染法”,都分毫不差。

  他拿下了全国青年艺术家金奖,签约顶级画廊,风光无限。

  而我,成了人人唾弃的无耻抄袭者。

  辱骂和诅咒淹没了我。

  “滚出美术界!”

  “抄袭狗就应该去死!”

  他的粉丝冲进我的画室,砸烂了我的画具,打断了我的右手。

  万念俱灰下,我从画室顶楼一跃而下。

  再睁眼,我回到了学长指责我抄袭的那天。

  ……

  “阿辞!你还在发什么呆!”

  画室的门被推开,好兄弟陶浩举着手机冲了进来。

  我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画架,和画架上那幅尚未完成的毕业作品。

  我重生了。

  重生回到毕业作品被陆博文剽窃,并公开展览的前一天。

  “你快看学院论坛!陆博文那个心机男又开始作妖了!”

  我的目光落在陶浩的手机屏幕上。

  置顶的帖子上,标题触目惊心:《致所有热爱艺术的同仁:当灵感被最亲近的学弟窃取,我该何去何从?》

  帖子里,他没有点名,讲述了一个努力型学长被天才型学弟无耻抄袭的故事。

  但即使没有说那个天才学弟是谁,同学们都知道是我。

  我是我们这届的艺考神话,入学时我就被称作天才少年。

  陆博文还在帖子里配了图,是两幅画的对比。

  一幅是他所谓的参赛作品,另一幅,是我昨天才提交给学院资料库的毕业作品存档。

  构图、色彩、笔触,甚至是我在毕业论文中才首次提出的,独创的“点染法”,都分毫不差。

  不说很像,简直是一模一样!

  帖子下方,评论已经炸开了锅。

  “我早就觉得那个沈辞不对劲,一副清高的样子,原来是个抄袭狗!”

  “还说什么艺考神话,就是和培训机构老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吧?”

  “陆学长太善良了,都这样了还不点名,换我直接告到他退学!”

  “心疼学长,这种人真是美术界的耻辱,就该滚出美术界!”

  熟悉的字眼瞬间刺穿了我的心脏。

  前世,就是从这篇帖子开始,我的人生坠入了无边地狱。

  我被千夫所指,被学院调查。

  导师江以安看我的眼神,从最初的欣赏变成了彻底的失望。

  而陆博文,则踩着我的尸骨往上爬。

  凭借我的画拿下了全国青年艺术家金奖,签约顶级画廊,风光无限。

  我被钉在了抄袭的耻辱柱上,最后从这间画室的顶楼,一跃而下。

  我看着手机上陆博文那张无辜的脸,慢慢捏紧了拳头。

  陶浩看我脸色不对,急得团团转:“阿辞,你说话啊!我们现在就去找导师,把你的创作草稿和所有证据都给他看!不能让陆博文这么欺负你!”

  证据?

  前世,我拿出了所有的证据。

  从最初的灵感笔记,到每一张构图草稿,再到详细的技法分析。

  可没用。

  陆博文总能拿出更早的证据。

  他甚至能在我之前,就将我的创作理念阐述得头头是道。

  “阿辞?”陶浩不安地晃了晃我。

  我抬起头,对他露出一个安抚的笑。

  “别急,陶浩。”

  这一世,我一定要找出,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第2章

  我和陶浩走向学院美术馆。

  远远地就看见陆博文正站在画作前,身边围着导师江以安和几位系里的老师。

  他正声情并茂地阐述着创作理念。

  “所以,我在这里运用点染法,是为了表现光影破碎后重组的瞬间,象征着绝望中的希望……”

  这番话,和我写在创作阐述里的一字不差。

  周围的老师们纷纷点头,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赞许。

  “博文这孩子,不仅有天赋,还肯下苦功啊。”

  “是啊,这幅画的思想性已经超越了很多同龄人了。”

  我的出现打破了这片和谐。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我身上,议论声四起。

  “他还有脸来?”

  “你看他那眼神,一点悔改的意思都没有。”

  陆博文看到我,立刻停下了解说,脸上露出惊讶又痛心的表情。

  “沈辞学弟,你来了。”

  他走上前,语气沉重。

  “我知道你很有才华,一直很想在毕业作品上有所突破,但是你不能直接抄袭啊!如果你早点跟我说,我可以帮你的。”

  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被背叛却依旧宽容大度的受害者形象。

  导师江以安看向我的眼神里,满是失望。

  “沈辞,你虽然是天赋型选手,但也不能不努力去走歪路子,怎么?赞美听多了变飘了?”

  “我记得你说过,你的梦想是要办个人画展,那你现在这样是要拿抄袭的画去展出吗!”

  他看了我一眼,恨铁不成钢道:“有多少天才就是因为后期不努力而荒废了,你难道想成为第二个伤仲永吗?!”

  我看向陆博文,他得意地看着我,一点没有刚刚那股痛心疾首的样子。

  但我没有理会导师和陆博文。

  前世的我会愤怒,会争辩,会歇斯底里。

  但现在,我不会再傻乎乎地去自证了。

  陶浩还想帮我说话,但被我拉住,我对着他摇了摇头。

  我们离开美术馆,陶浩在一旁替我着急,我安慰他自己没事,就让他先回去了。

  回到画室,我开始回想整件事,有了一些怀疑。

  我将画室的门窗全部反锁,拉上最厚重的遮光窗帘,甚至找来一卷封箱胶带,将门窗的缝隙封得严严实实。

  然后,我打开画架开始创作。

  我画得很快,两个小时后作品完成。

  我没有离开画室,以防陆博文偷溜进来拍照窃取。

  第二天一早,我打开手机。

  陆博文的朋友圈在凌晨四点更新了动态。

  是一张一模一样的灵感速写,核心元素和技法运用完全是我的风格!

  配文是:“昨晚通宵画画,感觉自己要猝死了,还好结果是满意的。晚安,世界。”

  下面一排排的点赞和“学长辛苦了”“天才也需要努力”的评论。

  我皱起眉,如果不是有人偷进画室,那会是什么?

  难道是在画室里安了监控?

第3章

  我从网上买来专业的信号探测器,将画室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个插座都仔细检查了一遍。

  结果是一无所获。

  但为了保险,我背上画具,打车去了一个离学校很远的付费自习室。

  我选了一个全封闭的单间,确定这里绝不可能有任何提前布置的监控设备。

  这一次,我画的是一幅静物《破碎的石膏像》。

  我故意用了一些非常规的用色和光影处理,这是我最近才有的新想法,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

  画完后,我没有带走,直接将它锁在了自习室的储物柜里。

  然而,当天晚上。

  在一个全是业内大佬的画家交流群里,陆博文以请教的名义,发出了一张完成度更高的同主题画作。

  画的正是《破碎的石膏像》。

  他发图的时间,甚至比我完成画作的时间,还早了半个小时!

  群里的大佬们对他大加赞赏,夸他想法大胆,技法纯熟。

  有几个眼尖的,认出了我标志性的风格,开始在下面小声议论。

  “这风格,怎么有点像美院那个沈辞?”

  “是有点像,不过陆博文这幅完成度更高,想法也更成熟。估计是沈辞又在模仿陆博文吧?毕竟他有前科。”

  “现在的年轻人啊,心思都用在走捷径上了。”

  我更加疑惑不解,陆博文到底是如何窃取的?

  我坐在空无一人的画室里,复盘着整件事。

  物理隔绝无效,信号屏蔽无效。

  这几乎排除了所有常规的窃取手段。

  我回想起前世,陆博文在获得金奖后接受的那些采访。

  他谈吐优雅,但每当被问及创作过程中的细节和心路历程时,他的回答总是显得空洞而流于表面。

  就像一个蹩脚的演员,在背诵着不属于自己的台词。

  那时候我只觉得是他不善言辞。

  现在想来,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该说什么。

  因为他只有结果,没有过程。

  一个有些荒谬的念头,在我脑海中浮现。

  我给陶浩发消息,和他说了一下我的想法,然后开始施行。

  我坐在画架前,没有拿出画笔,也没有铺开画布。

  我只是闭上眼睛,开始在我的脑海里构思画作。

  我构思了一只蹲在窗台上的黑猫,它身后是暴雨将至的阴沉天空,远处有闪电划破云层。

  整个画面色调阴郁,充满了张力。

  我还在脑海中为这只黑猫的眼睛,点上了一抹独翠绿色。

  第二天,陶浩再次冲进了画室。

  他的脸上写满了愤怒,“阿辞!你快看,陆博文他简直不是人!”

  他把手机狠狠地摔在我的桌上。

  屏幕上是陆博文最新的社交动态,发布时间是今天凌晨。

  动态里赫然是一张精美绝伦的油画小稿。

  画的正是一只蹲在窗台上的黑猫,而那只猫的眼睛闪烁着一抹我再熟悉不过的翠绿色!

  他的配文写得轻巧又得意:

  “半夜失眠,一点小灵感,特别喜欢猫眼的那一抹绿,像不像祖母绿宝石?”

  我盯着那张画。

  心中所有的迷雾在这一刻尽数散去。

  原来如此!

  陶浩看着我竟然还笑得出来,急得直跺脚。

  “阿辞,你笑什么啊?他这是在抄你!这次是在你脑子里抄的!这简直是妖术!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啊?”

  我摇头:“不,陶浩。”

  他可不止抄我脑子的想法。

  而是更直接!

  我笑得肆意:“他能这么做,真是太好了!”

  陆博文,既然你那么喜欢抄。

  那这一次,我就让你抄到底!